3044am永利集团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3-29浏览次数:486

相遇是美,离别是愁,又是一年毕业季。亲爱的2023届毕业生,你是否正在迷茫和彷徨中,你是否已经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去迎接未来?临近毕业了这里给大家列举了毕业生常见的四大心理问题及离校前心理调适方法,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一、毕业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焦虑焦虑心理在高校毕业生中表现比较明显。这种心理问题使毕业生在毕业前学习的注意力分散,判断力下降,心浮气躁,较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有的甚至出现违纪违法现象,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择业和学习 

迷茫:大多数学生在毕业时都有一定程度的就业压力,许多毕业生由于对自我的认知不够充分,就业方向暂未明确,缺乏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加之疫情对求职的不利影响、家人期待与自身想法不一致等多种因素,不知何去何从,容易出现迷茫和从众的心理。

自卑自卑是指个人体验到自己的缺点、无能或低劣而产生的消极心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特殊情绪。由于生理、家庭及社会等原因,部分毕业生存在自卑情结,觉得自己能力不强、没有才能、不是重点大学毕业、专业不吃香,习惯性地放大自身缺点,在找工作、投简历时没有信心,甚至出现逃避的心理。

挫折不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打击,投了十几份简历,却石沉大海,又或是笔试面试总是失败,挫败感十分强烈。另外,部分毕业生对于职业要求过于理想化,把良好的工作环境、地域环境及优厚的经济收入作为首选目标,这种就业期望值也与实际的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而加大心理落差,产生消极情绪。

二、毕业生自我调适指南

(一)以自信为基点,敢于面对自我,进行自我调节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求职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始终都要坚定信心,要以自信为基点敢于面对现实,要培养独立自我意识,增强竞争理念,放眼未来,相信信息时代将会给大学生提供广阔的择业空间。其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自己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和估量。对求职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当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时,要善于自我面对,进行理智的分析。其三是在就业压力中要善于自我调节。学生本人要以平常之心笑对困难,以正确的态度分析挫折,依靠自己的力量顺利地走向社会。 

(二)转变就业观念,确立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确立就业目标是维护良好就业心理的第一步。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先有一份工作,在实践中锻炼能力,积累经验,以利于今后更大的发展。不要守着一个标准不变,不要等、靠,也不要怨天尤人,要有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天生我才必有用。

(三)要妥善处理感情问题即将离校的大学生,面对工作与爱情,有的人义无反顾,有的人犹豫彷徨,有的人则蛰伏于现实。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虽然为爱付出的代价令人铭心刻骨,特别是“失恋”让你痛苦万分,容易产生冲动和不理智,但越到这个时候越要冷静。“爱”与 “被爱”是相互的,双方都有选择的权力,不属于你的爱情,分手本身就很幸运;若是因为自己某方面的不足所致,就应从中找出原因,总结经验,千万不要失去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四)及时舒缓、发泄不良情绪人常说积重难反,痼疾难医。挫折不可避免,要及时采用适当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痛苦和不满。一是转化法。当内心极度矛盾、痛苦时,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全身心学习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排解苦闷,放松心情。二是宣泄法。可以向你信得过的人去倾诉,把自己内心的伤痛宣泄出来,在他的安慰与指点中舒缓不快心情。

 

拥有积极的心理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无论选择了怎样的道路,都能够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每一天,拥有属于自己的灿烂。